一、广西是直到明朝末年还是十省重犯的流放地,文人,罪犯都被迫在此地流放,对当地有一些影响,加上环境恶劣,“民气强梁”,广西人是移民类型,北方基因和本地基因的结合使广西人在环境适应性上是相对强的;
二、广西是山地丘陵地理,兵势如水的战争定律在特殊的地域发挥着普遍的作用;邻近的广东和越南在历史上对广西军事的发展提供了来自海外的理念和资金支持;
三、广西民族团结,融合彻底。古代流放文人武将的后人只视自己为中国人,而少数民族更是以中华民族为傲,直到今天,广西绝对是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稳定、最拥护大一统的省份!
四、桂系最大的理想就是进军全国,取代蒋,这是桂系跟其他满足于当土皇帝的地方军阀的最大区别;所以桂系全力建设广西模范省,目的在于日后建立模范之中国。(可惜最终没有成功,但广西人比起其他那些见风使舵的家伙来说,要有骨气的多!!)
五、中央军的军官多数是军校出身,他们摆架子,打仗怕死,在士兵中没有威信。广西军就不同,他们的军官都是从士兵升到班长,再经过教导队训练或者进入黄埔军校广西分校读书,然后当排长、连长,所以他们官兵关系好,战斗力强。 (摘自《关于组织战斗》粟裕著)
1937年10月1日,广西军精锐钢7军在桂林举行盛大阅兵,15万桂省子弟正式出桂抗战!
辉煌战绩:
洪秀全从金田出发,一直杀到南京,攻下清朝的大半江山。杀得湘军溃不成军。曾国蕃几乎要跳河自尽,李鸿章和洋人也拿太平军没办法。当初太平天朝是多么地辉煌,这与当初起义的广西兵的功劳密不可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打仗几乎从来就没赢过。可1885年中法之战,中国在镇南关取得大捷,法军大败,连法国内阁都下了台,这是清政府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可见广西兵是多么的英勇
中原大战时,桂系最弱,却敢和老蒋单挑,如果不是阎锡山误事,张学良投蒋,蒋介石早就被扳倒了,那么历史就应该另当别论了。
老蒋曾发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都未成功,可红军一到桂北,就遇到了凶狠的广西兵,湘江之战役红军损失惨重,8万人马剩下不到3万。红军将领也说过:“白崇禧[桂系将军]的部队,善爬山,爬树,会游泳,跑起步来飞快,打起仗来象猴一样精。”
在抗战的八年期间,广西子弟兵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的时候,广西共征调了100万兵员补充部队和组建新兵,出兵之多在中国仅次于四川省,而按人口比例则居第一位。征调的兵员中,死伤人员已经无法统计了。” (广西档案馆资料),而且广西子弟兵没有出过一支汉*部队,这在全国来说是绝无仅有的。抗战时广西子弟兵多是光着脚,因为都是农村子弟,苦寒贫困,解放前广西农村罕有穿鞋的,就连文革前很多干部子弟还是穿草鞋,(本人的父亲文革前去省城南宁读书,都是光着脚去的)。但参加抗战的广西子弟兵作战勇敢,宁死不退,而且纪律严明,这从桂系的钢七军身上可以看出,桂系钢七军在抗战时,积极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战绩。日军战史里曾评价道:“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广西有些地方现在还流传着唱白崇禧桂军的歌谣:“军队要学189、188,到处有人夸。”这个189、188就是桂军。当时有很多光着脚板的广西兵开赴江浙前线,当地的老百姓都很奇怪,没有鞋子穿的部队能打仗吗,后来看到广西兵作战勇敢,而且不像一般的国民党那样军纪废驰、抢掠扰民,纷纷打开家门,慰劳欢迎他们。
1937年,第五站区司令官李宗仁(桂系名将)率领桂系主力在台儿庄打败日军,取得了国X党正面战场上第一次胜利。台儿庄战役,歼敌2万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一仗不仅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空前胜利,也是日本新式陆军建立以来第一次惨败。捷报传出,举国欢庆,一扫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对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是一个极大鼓舞。
日军1939进攻广西,可几乎没能在一个城市和村庄占领超过3个月,因为人人都反抗!北海外有一个小岛,1.8平方公里,不足100户人家,每三家人合钱卖一支火枪,居然也干掉几个日本兵,宾阳几个年轻人,把一个日本骑兵小队的战马全部偷光,全州的一个村庄,全村几千人用火统和农具,夜晚偷袭日本人,居然也枪得一挺重机枪并消灭十个日本兵,北海市的几万市民,为了报复被日军屠杀的200市民,秘密组织暴动,在两个台湾翻译官的配合下,夜晚同时暴动,同时消灭了站岗的十几个哨兵,夺取电台和军介库,用棍子和大刀消灭了一个中队120人的日本人,曾有某村村民2人,在日本人来时未能及时逃跑被抓去搬运东西,一人50多岁了,因为反抗被打死,另外一个是村口的油坊工人,在挑水的时候用扁担把监督他的日本兵打下鱼塘,用洗衣的青石板压在水下,后逃跑,日军寻找失踪士兵不果后烧毁全村房屋;还有一个是婴儿,在山上躲日本兵的时候因为哭闹,她母亲怕日本兵发现连累全村人,将其活活闷死……
在八年的对外抗战中,广西这么个小省,人口仅一千万一百万,却出兵之多,仅仅次于四川(四川抗日时期人口已达到7000万之多!!),将近30万桂军战士战死在抗日前线!!按人口比例来看,绝对是全国各省份最高的!(当然,绝对数最高是四川,共战死30多万)
而桂林与柳州两地在抗战中起着基地的作用;抗战中的“第一大机械化攻坚战役”昆仑关战役是在广西的取得胜利。
在北伐的时候,四军被称为铁军,桂系被称为钢军,而且桂系在外地作战很守纪律,桂系是不允许有劣迹的人参军的,所以桂系在国民党时代比较得人心。
而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时,最头痛的对手也就是桂系的部队。 粟裕在苏中时候,陈毅在泗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桂系七军,结果惨败。
大部队南下前,作为司令员,林彪前去向罗荣桓辞行。罗荣桓人在病榻上,心系四野。他不无担心地对林彪说:“要警惕广西兵团,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广东、广西)部队。这些着短裤、穿草鞋的兵,打仗顽强,又善于爬山,跑起来像揩了油的,很难抓住。
特别是桂军对白崇禧很迷信,有所谓‘小诸葛在,共军其奈我何’的狂言。(桂军对白崇禧的崇拜丝毫不亚于后来全国人对老毛的狂热,40多年后,白先勇回到桂林,仍引起老桂林的阵阵激动!)
“从湖北的武胜关到湖南的武陵山脉恐怕主要是同两广部队作战,部队要有准备,尤其是指挥员,要心内有底,可能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摘自《南疆逐鹿》)
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粟裕 大将回忆录记载有这些话,很多解放军其他将领回忆录中也说过)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也说了: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桂军第7军战歌:
男儿胆大可包天,参加敢死队!
沙场血战拼头颅,视死也如归!
宁玉碎,勿瓦全!革命将士大无畏!
歼灭敌寇,建立勋功,看我们无敌的钢军敢死队!
===================================================================
国家危难之时,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民族危难之时。任何人对外族的抵抗都是可歌可泣的。从大上海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就能看出,张啸林和杜月笙之间的民间调侃的区别。当民族受到危难时候。往往会涌现出一批勇猛的战士,或者是勇猛的爱国人士。同时也会让一些小人露出自己的尾巴出来,
细回味下,抗战历史,桂系仅仅代表了全体国军抗战的战士。伟大而光荣。对桂系不了解,共同学习,不做更多的评论。
[ 本帖最后由 周郎 于 2008-7-30 11:22 编辑 ]